為貫徹落實《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粵發〔2019〕21號)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粵府辦〔2015〕54號),辦好第十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及廣東設計周活動,促進工業設計創新發展,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制訂本工作方案。一、大賽主題
以“設計賦能產業”為主題,緊緊把握“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廣州“四個出新出彩”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歷史機遇,圍繞我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需求,大力提升工業設計創新能力,進一步發揮工業設計在培育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引領作用,為建設制造強省提供有力支撐。
二、參賽范圍
本屆大賽實行開放辦賽,國(境)內外企業、機構、院校、個人或團隊均可作為參賽單位自主選擇分賽區參賽,大專以上的在讀大學生可自主選擇分賽區或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廣東賽區中的一個參賽,國籍、戶籍不限,但同一作品不可重復參賽。 所有參賽作品原則上須是2018年7月1日后完成的原創作品,且具有完全的知識產權和較強的可產業化特質。
三、大賽組別
(一)產品設計組。面向已量產和已開發產品,分為8個類別,即:新一代信息技術類、綠色石化及節能環保類、汽車制造及海工裝備船舶類、智能裝備類(包括人工智能及機器人)、泛家居類(包括家電、家具制造、廚衛等)、紡織服裝類、CMF類(色彩、材料與工藝)、綜合類(上述7個類別之外的其他行業,如生物醫藥、食品飲料、金屬制品等,下同)。 (二)概念設計組。面向未量產、未投入市場的概念設計作品,亦分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類、綠色石化及節能環保類、汽車制造及海工裝備船舶類、智能裝備類、泛家居類、紡織服裝類、CMF類、綜合類8個類別。 (三)產業設計組。以產業創新和產業提升為目標,以設計思維驅動體驗創新、服務創新、商業模式創新,重點征集能夠體現“設計前置、技術協同、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產業模式系統解決方案、新型生產服務業模式以及設計基礎研究項目。
四、大賽形式
大賽總體上分為初賽、復賽、決賽三個階段,其中產業設計組由于參賽作品數量有限,僅分初賽、決賽兩個階段。有關賽事之間的銜接細則、規范要求等內容在大賽參賽手冊中予以明確和公布。 (一)初賽。各地級以上市設分賽區(珠三角地區參賽作品不足1000件、粵東西北地區參賽作品不足500件的市原則上不單獨設立分賽區),另設1個省直賽區,面向省直、省外(含港澳臺地區)、國外以及未設分賽區的市。賽事的組織形式既可與現有賽事結合,也可單獨組織。各賽區參賽作品分產品設計組、概念設計組和產業設計組等三個組別進行評審。其中產品設計組、概念設計組按照參賽作品10%的數量推薦參加復賽,產業設計組按照參賽作品10%的數量推薦直接參加決賽。 (二)復賽。對產品設計組、概念設計組參賽作品,按照新一代信息技術類、綠色石化及節能環保類、汽車制造及海工裝備船舶類、智能裝備類、泛家居類、紡織服裝類、CMF類、綜合類8個類別,分別設立專項賽。產品設計組、概念設計組各按20%的比例評出優秀作品參加決賽。 (三)決賽。分產品設計組、概念設計組和產業設計組三個組別進行。 (四)其他。本屆大賽接受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廣東賽區推薦的優秀作品按相應的組別參加決賽,推薦參加決賽的優秀作品數量不超過100件,且作品須與本屆大賽的規范要求相符。
五、表彰和獎勵
復賽:分別從產品設計組、概念設計組作品中,按照8個類別各評出專項賽一等獎1名、專項賽二等獎5名、專項賽三等獎9名,共計240名。 決賽:分別從產品設計組、概念設計組和產業設計組作品中,評出鉆石獎1名、金獎2名、銀獎3名、銅獎4名,共30名。另評出最具創新獎、暢銷產品獎、最具商業潛力獎、綠色設計獎若干名。其他進入決賽的作品均作為優秀獎。 復賽和決賽的所有獲獎作品由組委會頒發“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獎杯和證書。 1.對獲得產品設計組前10名的主創設計師,由組委會授予“廣東省2020年度十大優秀工業設計師”稱號。對獲得概念設計組前10名的主創設計師,由組委會授予“廣東省2020年度十大新銳工業設計師”稱號。參賽作品前10名主創設計師如有重復,名次依次順延。 2.對獲得產品設計組和概念設計組各前5名的非大學生主創設計師,由組委會向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推薦,按規定程序授予“廣東省技術能手”稱號。 3.對獲得各組第1名(鉆石獎)的廣東職工團隊主創設計師,由組委會向省總工會推薦,按有關規定和程序頒發“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 4.對獲得各組前10名的主創設計師,由組委會根據有關規定和程序,向團省委推薦3名符合條件人選參加“廣東省青年崗位能手”的評選。 5.對獲得各組前3名(鉆石獎、金獎)的女性主創設計師,經所在單位推薦,由組委會根據有關規定和程序,向省婦聯推薦參加“廣東省三八紅旗手”的評選。 對積極參與大賽組織、宣傳、評選等工作并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由組委會頒發獎狀。
六、時間安排
(一)籌備及啟動階段(2020年2月上旬前)。制定印發大賽及廣東設計周活動工作方案;辦理分賽區認定、授權等,以公開招標的方式確定承辦單位;制定承辦方案、評審規則、參賽手冊等,成立專業指導委員會、專業評審委員會、仲裁委員會和有關工作機構;開展作品征集,做好宣傳發動工作。 (二)初賽階段(2020年2月至3月)。各分賽區按照規定程序開展初賽,組織評審和推薦復賽作品。 (三)復賽階段(2020年3月至4月)。有關行業組織或大賽承辦單位組織開展專項賽,對初賽推薦的作品開展評審、選拔等工作,推薦符合條件的優秀作品和項目參加決賽。對接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廣東賽區,完成作品推薦及資料提交工作。 (四)決賽階段(2020年4月至5月)。完成決賽終評工作,由專業評審委員會對產品設計組、概念設計組、產業設計組進入決賽的作品進行評審和答辯,并由組委會組織公開答辯會,確定獲得各獎項的參評作品和項目,對評獎結果進行公示。 (五)總結表彰階段(2020年6月)。總結經驗,推薦表彰對象,結合開展廣東設計周活動,舉辦頒獎典禮和其他相關活動。 (六)品牌推廣階段(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按照“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宣傳推廣計劃,組織獲獎作品巡展推介、參展參獎等活動,開展各種形式的產業對接活動,促進工業設計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應用,為第十一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七、廣東設計周
以“設計賦能產業”為主題,于2020年6月下旬與第十七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同期同地舉辦第十屆廣東設計周系列活動,通過強強聯合,進一步弘揚廣東設計文化,促進工業設計與中小企業融合發展,擴大賽事活動的國際影響力,實現效應疊加。 (一)廣東工業設計展。圍繞“設計賦能產業”的主題,著力展現廣東工業設計能力建設等方面的新成果、新形象、新趨勢。一是第十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決賽獲獎作品展。包括全部獲獎作品的現場展示,以及各分賽區和專項賽聯展等。二是廣東工業設計成果展。以動靜態相結合的形式,全方位展示廣東工業設計發展歷程、歷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主要獲獎作品、設計企業(機構)、產業融合和轉化應用等成果。三是工業設計交流合作成果展。以國內外(含港澳臺地區)工業設計行業的典型企業(機構)、領軍人物、代表作品為重點對象,集中展示工業設計省際、國際交流合作的成果和做法經驗。 (二)2020廣東工業設計峰會。一是設計與產業融合論壇。圍繞“工業設計支撐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就工業設計如何提升優勢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制造強省建設等開展研討,凝聚推動工業設計更好引領和服務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的共識。二是設計文化交流活動。以工業設計創新發展為主題,邀請國(境)內外知名工業設計大師作主題演講,組織設計企業、機構、院校等業界人士與大賽獲獎設計師參加國際設計師之夜、中歐工業設計主題日、亞洲色彩論壇等活動,推動設計理念創新,提升設計應用服務能力和國際化水平。 (三)政策宣貫會。以我省出臺的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工業設計創新發展等相關政策文件為重點,通過專題報告會、現場咨詢、宣傳專欄、手冊等方式集中宣貫我省建設制造強省的有關政策舉措,共享政策實惠,推動政策落地。同時,邀請省市場監管局和相關領域的專家,共同解讀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并就有關問題進行釋疑解惑。 (四)第十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頒獎典禮。邀請大賽獲獎者、專業設計師、知名企業、媒體、省內外創投基金及相關行業代表出席,由大賽獲獎代表作優秀案例的設計分享報告,接受組委會頒發的各類獎項和榮譽。同時,針對但不限于大賽優秀概念設計作品和項目,提供孵化機構、創投基金等資源對接,對達成合作轉化意向的代表性項目,現場舉行簽約儀式,加快推動大賽獲獎作品產業化。 (五)其他相關活動。各地、各有關單位陸續舉辦廣州國際設計周、深圳國際工業設計大展、中國設計活動日、國際工業設計開放日、韓國好設計、工業設計工作坊等各類設計活動,作為廣東設計周的后續配套活動,具體方案由各地、各有關單位制訂,報組委會備案。
八、組織實施
支持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國際綠色設計組織、中國工業設計協會。 協辦單位:各地級以上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有關行業組織、大專院校及有關單位。 1.專業指導委員會。負責制訂本次大賽的評審規則,處理大賽過程中的有關專業技術問題,對大賽評審進行指導。 2.專業評審委員會。按照評審規則、評審細則和分工,在各評審階段對參賽作品進行評判和打分,處理大賽過程中的行業、專業、技術、市場、管理等相關問題,向組委會推薦最終獲獎名單及等級。 3.仲裁委員會。由組委會聘請工業設計、法律、行業、監察、公證、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專家組成仲裁委員會,負責對評審活動全過程進行監督,對工作中出現的違規行為、投訴舉報等進行仲裁和處理。 1.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要做好大賽及廣東設計周活動的組織協調工作,加強對承辦單位、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的督促指導,加強與組委會成員單位的溝通聯系,履行好組委會辦公室職責。 2.省教育廳要聯合高校進行宣傳發動,做好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廣東省賽區與“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的銜接工作,協調師生積極參賽和觀展。 3.省科技廳要開展應用研發支持及技術咨詢服務,積極推動大賽獲獎作品進行成果對接和項目孵化工作。 4.省財政廳要做好“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的相關經費支持工作,指導督促省有關業務主管部門用好現有財政專項資金支持工業設計發展。 5.省商務廳要積極統籌對外合作交流資源,為“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獲獎作品走出去,開展工業設計國際交流合作等提供服務指引和相關便利。 6.省文化和旅游廳要引導非遺傳統工藝參與“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推進文創產品的發展;共建文化創意產業園,通過設計推動嶺南傳統工藝適應現代生活,發揚本土文化,促進傳統文化發展。 7.省廣電局要協調省內新聞媒體做好宣傳推介工作,協助組委會舉辦“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賽前新聞發布會,落實賽中實時宣傳以及賽后成果孵化跟進報道,提升宣傳推介效果。 8.省市場監管局要加強對知識產權相關政策措施特別是惠及工業設計產業發展政策舉措的宣貫,做好引導服務工作,充分發揮政策效能,提升參賽者產權保護意識。 9.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要以大賽為平臺,甄選創新團隊,組織優秀參賽作品和項目開展項目孵化對接活動,導入創投基金、設計創新創業孵化基金、眾籌孵化平臺等資源,引進知名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機構,探索“設計+金融”的眾籌、眾包、眾創、眾扶模式,促進成果產業化、商業化。 10.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要做好大賽優秀獲獎作品主創設計人員表彰獎勵工作,并積極挖掘優秀設計師人才,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為各類優秀工業設計師脫穎而出創造良好環境。 1.大賽承辦單位要積極做好大賽的組織實施,明確工作分工,制定執行方案,編制參賽手冊和廣東設計周活動手冊,做好各項工作的具體組織實施。協辦單位要協助做好大賽及系列活動的組織、發動工作。 2.各地、各有關單位要加大對大賽和系列活動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特別是大賽后期通過品牌推廣等方式,持續營造關注設計創新的社會氛圍,提升“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3.賽事、活動應堅持“厲行節約、注重效能”的原則,合理安排各項經費支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經費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按照有關規定辦理。